漫步在8月的榆林,各大体育场馆里的赛事如火如荼,省十七运会徽、吉祥物等形象标识遍布大街小巷。这是省运会第一次走出关中平原,拥抱陕北大地。

2018年,经过不懈努力和激烈角逐,榆林最终成功获得省十七运承办权,并向全省人民许下“给榆林一个机会,还省运一个奇迹”的庄严承诺。

四年来,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,榆林举全市之力、集全民之智、倾全城之情,努力兑现当初对全省人民的承诺,一步步地让奇迹照进现实。

对于大型比赛来说,场馆建设是重中之重。借助省运“东风”,榆林30个涉赛场馆全部按时完成工程竣工和体育工艺“双验收”并投入使用。同时,榆林还建成了全国首个省运村,为参赛运动员和各代表团提供安全、集中、舒适、便利的居住地,确保各运动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。四年时间,体育场馆从无到有,新场馆的建设展现了“榆林速度”,也为全省运动健儿搭建了一个追逐梦想、超越自我的舞台。

相比往届省运会,省十七运首次将大学生组纳入省运会比赛序列,将往届省运会的行业组调整为群众组,由省直各部门组成的代表团调整为由12个市区和省直机关组成的13个代表团,从而扩大省运会覆盖面,提高群众参与度。此外,省十七运青少年组竞赛项目由上届的20个大项增加到28个大项,基本涵盖了我省开展的奥运和全运项目,项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。

一直以来,榆林始终坚持“绿色低碳办省运”的办赛理念。整个比赛期间,省十七运比赛场馆及涉赛酒店全部实现新能源电力供应。据测算,从赛事开始到结束,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0.4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.06万吨。与此同时,8月1日建成的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——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,为运动员村提供安全、稳定、舒适、绿色氢能热电冷联供能,倾力打造省运会史上首个“零碳省运”。

办好一场会,兴旺一座城。省十七运之于榆林,既是体育盛会,又是民生盛会。近几年,榆林先后建成季鸾公园、大墩梁森林公园一期、榆溪河生态长廊一二期、沙河公园、榆溪公园、林科所松柏园、26个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,配备的运动设施满足了群众基本健身需求,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。

公园多了、体育场馆多了、公共设施更加完善了……省十七运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,最终都将惠及广大市民,不断提升榆林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
世上本没有奇迹,是一个个不辞辛劳、与时间赛跑的建筑工人,是一个个殚精竭虑、全力落实的工作人员,也是一个个热情好客、积极支持的榆林人民,正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,才能让省运之花盛开在驼城大地,才能用四年的时间把奇迹照进现实。

李小龙

本文来源:榆林传媒中心-榆林网编辑:王丹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类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